“蟑螂工廠”,指的是利用蟑螂來處理餐廚垃圾的生物處理中心。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遇,讓李延榮迸發奇思妙想,利用其生物特性,處理令環保部門頭疼不已的餐廚垃圾。
走進這座位于山東濟南市章丘區的餐廚垃圾生物處理中心,眼前景象與大多數人的想象不同。這里綠草如茵、干凈整潔、空氣清新,偌大的廠區里工人寥寥。每天凌晨,章丘區的餐廚垃圾會送到這里,通過全自動化設備,分揀出玻璃金屬等雜物后,被打碎制成糊狀,通過管道輸送到飼養室。同時,處理廠還配有通風、清掃、烘干消毒等全自動化設備,只需幾個工人,就能照料整個車間。“目前處理中心有約10億只蟑螂,每天可處理數十噸的餐廚垃圾。”說起工廠,李延榮很是驕傲。全部建成后處理中心占地90畝,養殖車間面積有2.5萬平方米,日處理餐廚垃圾可達200噸。
記者頭一次參觀李延榮的工廠,是在2017年年初。那時尚在草創階段的處理中心,只是個規模不大的小院。李延榮從自家衛生間開始試驗,逐步拓展,*終琢磨出一整條產業鏈。
“蟑螂自古就被人們發現有很強的藥用價值,主治瘀血、癥堅、寒熱,下氣,利血脈。”李延榮由此思考,蟑螂還能發揮哪些作用?
好琢磨、肯鉆研的性格,再次讓李延榮有所收獲。他發現,蟑螂作為昆蟲,蛋白質含量高,可以成為飼料中的重要動物蛋白補充,減少抗生素的使用。
李延榮的奮斗還未止步。在養殖車間的上方,他建起了玻璃溫室大棚,利用蟑螂產生的熱量,種植綠色蔬菜。越來越多的人正慕名前來考察學習。